“一两茯苓一两金”,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,道出了茯苓在中医养生中的珍贵地位。为药食同源的佼佼者,茯苓味甘淡、性平,入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既能像清洁工般利水渗湿,带走体内导致尿酸升高的湿浊,又能似调理师般健脾宁心,改善身体代谢。
对于被高尿酸、痛风困扰的人来说,它可是帮大忙的好帮手,能从根源上减轻湿浊负担,让身体逐步回归平衡。
湿热蕴结型痛风,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、口苦口黏、小便黄赤,可将茯苓与车前子搭配。茯苓健脾渗湿,车前子清热利尿,二者合用能增强清热利湿的功效,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出。
寒湿痹阻型痛风,症状为关节冷痛、遇寒加重、得温则减,茯苓可与桂枝配伍。茯苓利水渗湿,桂枝温通经脉、散寒化湿,两者结合能温化寒湿,缓解关节不适。
脾虚湿盛型痛风,常见肢体沉重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关节肿痛反复,茯苓搭配白术效果佳。茯苓渗湿,白术健脾燥湿,二者相辅相成,能健脾祛湿,改善身体的运化功能。
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。曾有一位48岁男性患者,从事销售工作,因频繁应酬饮酒、常吃火锅烧烤,痛风反复发作3年,诉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如馒头,皮色发红,触之灼热,疼痛剧烈如刀割,连穿袜子都难以忍受,夜间常痛醒,根本无法安睡。同时伴有口苦明显、口渴却不想多喝水、小便黄赤且量少、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。查看其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象滑数。
四诊合参,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痛风。治以清热利湿、通络止痛,方用茯苓、车前子、黄柏、苍术、牛膝、薏苡仁、忍冬藤等。
服药3天后,患者反馈关节疼痛减轻,夜间能睡4 - 5小时;7天后,关节红肿消退大半,疼痛明显缓解,已能勉强行走,口苦、小便黄的症状也有所改善;继续调理半个月,关节不适基本消失,复查尿酸从原来的560μmol/L 降至380μmol/L,下降了180μmol/L。后续叮嘱其调整饮食,减少应酬,随访3个月未再急性发作。
茯苓在调理痛风、降低尿酸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,但需根据不同的证型合理搭配使用。同时,痛风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,避免高嘌呤食物,多喝水,适当运动,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。
不过,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用药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。
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