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吧,周末在家刷到,第一反应不是什么“人民币国际化又下一城”的宏大叙事,反倒是想起前两天去楼下菜市场买菜的一件小事。
卖菜的大妈,我们都很熟了,那天我忘带手机,翻遍口袋凑了点现金给她,她一边接过去一边半开玩笑地嘀咕:“还是扫码方便,你这现金我还得专门跑趟银行存,麻烦。”
你看,连菜市场的大妈都知道,收哪种“钱”,核心不是看钱本身,而是看这钱好不好“花”。你收一堆现金,转头买旁边的猪肉人家也收,那就没问题。你要是收了一堆没人要的“小区代金券”,那这买卖就算白做了。
这件家长里短的小事,和“俄罗斯要求印度用人民币结算石油”这则新闻,底层的逻辑其实是通的。它不是一个关于“崛起”或者“对抗”的简单故事,而是一个关于“谁的钱更好花”的、极其现实的、甚至有点“班味儿”的算账故事。
我们不妨把这三个国家想象成三个人,坐下来捋一捋这笔账。
首先是俄罗斯,我们叫他“老俄”。
老俄现在的情况很明确:家里有的是石油,急着要卖出去换成能用的东西。以前他最喜欢收美元欧元,因为这两样是硬通货,全世界都能花。但现在,卖油给欧美的路被堵死了,美元欧元的收款渠道也被“浓眉大眼”的SWIFT给掐了。这就好比一个工厂,产品堆满了仓库,但客户不付钱,或者付了钱你也取不出来,那等于白干。
这时候,印度这个大客户,我们叫他“阿三”,跑来说:“你的油我全要了,打折卖给我。”老俄当然高兴,但问题来了,阿三说:“我付你卢比。”
老俄拿着卢比,脑子里就开始算账了。这卢比能在国际上买到什么?买德国的机床?人家不收。买美国的芯片?更不可能。那我能在你印度买点什么吧?老俄翻了翻阿杜的购物清单,发现自己想买的那些高精尖设备、工业制成品,印度自己也生产不了多少,或者说货不对板。老俄需要的是能维持家里工厂运转的东西,而这些东西,绝大部分都得从隔壁一个叫“老中”的邻居家买。
所以,老俄的算盘打得极其清楚:我卖油给你阿三,你直接把老中家的“钱”(人民币)给我,我拿着这钱,扭头就能去老中家下单买东西,从无人机到汽车零件,啥都能买。这中间省去了卢比换美元、再换人民币的折腾,更关键的是,彻底绕开了那个不让我用美元的“村霸”。
这笔账算下来,老俄要人民币,不是因为他多喜欢这钱,纯粹是因为,在当下的环境里,人民币对他来说是“流动性”和“购买力”综合下来最优的选择。这是一笔纯粹的、基于现实的生意账,没什么情绪可言。
接着看印度,“阿三”。
阿三在这件事里,心态是最复杂的,他要同时算两本账:一本“里子账”,一本“面子账”。
先说“里子账”。能以折扣价买到大量的俄罗斯石油,对印度这个能源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,是天大的好事。这能直接降低国内的通胀压力,稳住经济基本盘。所以,无论用什么货币支付,只要能把油运回来,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。从这个角度看,用人民币支付,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,需要去市场上换足够的人民币而已,麻烦是麻烦点,但和省下来的油钱比,值博率很高。
但“面子账”就不好看了。印度一直自诩为“有声有色的大国”,自己的货币卢比,在国际贸易里却被“拒收”,这多少有点伤自尊。尤其是在与邻居老中的长期竞争心态下,现在买东西居然要用对方的货币,感觉上像是“低了一头”。所以这事儿在印度国内,必然会引发各种讨论,民族情绪很容易被点燃。
但国家间的博弈,终究是“里子”大于“面子”。当巨大的经济利益摆在面前时,情绪上的那点不爽,是可以暂时忍耐的。阿三最终大概率会选择“嘴上说几句,身体很诚实”,捏着鼻子把人民币付了。毕竟,省下来的可是真金白银,而维持一个庞大经济体的运转,比什么都重要。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运行法则,偶尔的“道义有亏”或者“面子受损”,在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面前,都得往后稍稍。
最后,再聊聊“老中”。
在这场交易里,老中最有意思。他甚至都没上牌桌,只是在旁边开了个小卖部,结果发现那俩打牌的,都开始用他小卖部的“购物券”来结算了。
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当然是好事,但我们也没必要因此就觉得“馅饼砸脸”。这更像是一个“结构性”的被动抬轿,而不是我们主动出击的结果。
根源在哪?在于过去几十年全球默认的那个“美元结算体系”,它本身开始出现裂缝了。当美元的持有者,也就是美国,开始频繁地把这个金融体系“武器化”,用来制裁这个、冻结那个,那么其他玩家自然会感到不安。今天你能用这套体系对付老俄,明天会不会就轮到我?
这种不安全感,会驱使大家去寻找替代方案,建立一个“备用系统”。人民币并不是唯一的选择,但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品制造国和贸易国,人民币天然就具备了成为“大宗商品结算货币”的潜力。你卖资源,总要买东西吧?我这里什么都有的卖。一来二去,用我的钱来结算,就成了最顺理成章的选择。
所以,这次俄印交易,更准确地说,是美元体系的“虹吸效应”减弱后,溢出的需求找到了一个新的、效率还不错的池子。我们是被动地承接了这部分需求。
把这三笔账算清楚,我们对这件事的理解或许会更立体一些。
它不是一个简单的“人民币崛起,美元衰落”的爽文剧本。它更像是一个在全球政经格局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,各个参与方从自身利益出发,进行的一次现实主义的“财务决策”。
俄罗斯在寻求生存,印度在权衡利弊,而中国,则是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里,被动地获得了一些结构性的机会。
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?
短期内,啥也不意味。你兜里的人民币,购买力不会因此有任何变化。但把时间轴拉长看,这是一个重要的“数据点”。它标志着我们过去几十年习以为常的、由单一货币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,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,也越来越复杂。
世界正在悄然重构,我们能做的,就是多看、多想,看清牌桌上每个玩家的底牌和苦衷,而不是只盯着一两张新牌就大惊小怪。
共勉共戒。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东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